烘焙新手的食材求生指南

在烘焙過程中,有許多食材名稱和使用方法經常令人混淆。為了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食材,特別感謝鬥牛犬甜點工作室的李芹老師提供了詳細的說明:

烘焙用與一般用杏仁粉

烘焙用杏仁粉是由扁桃仁磨製而成,而一般杏仁粉則來自南杏,顏色較白,香氣與口感都不同。

奶油與鮮奶油

鮮奶油:白色液態,分為動物性與植物性。建議使用動物性鮮奶油,其香氣、口感及健康方面更佳,但較不穩定,打發時需注意溫度。

奶油:黃色固態,受熱會融化,也分動物性和植物性。動物性奶油的風味更佳。

烘焙用糖類

常用的糖包括蔗糖(砂糖、二砂、糖粉、黑糖等),適合烘焙時的上色和增香。

現在流行的糖類如海藻糖、上白糖、三溫糖、三盆糖,除了海藻糖之外,其他都是蔗糖類,因此可以直接替換砂糖,唯風味和口感會有所差異。海藻糖通常以馬鈴薯為原料,其甜度約為蔗糖的45%,但在烘焙過程中不易上色,因此建議替換砂糖時僅使用約1/3,以避免成品的顏色和香氣有過大落差。此外,海藻糖具有優良的保濕效果,適合用於需要保持濕潤的烘焙食品。

對於減肥或糖尿病飲食,天然代糖如椰棕糖、甜菊糖和赤藻醣醇等,雖然具有甜味,但不會導致血糖大幅波動,然而其香氣與傳統砂糖有所不同。

液態糖類如轉化糖漿、葡萄糖漿、蜂蜜、麥芽糖和果糖,除了增添甜味,還能提高烘焙品的流動性和濕潤度。

防潮糖粉/純糖粉/一般糖粉

防潮糖粉含有較多的澱粉和油脂,能夠防止糖受潮。由於它無法吸收水分,因此在烘焙過程中主要用於裝飾,並不適合用於蛋糕製作。

一般糖粉則是加入少量澱粉,以防止結粒,適用於絕大部分的甜點。

純糖粉是將砂糖直接磨細,由於砂糖的吸水性極強,容易結粒,因此多用於需要較高精確度的甜點,如馬卡龍。

甜度排行榜

依甜度從高到低排序為:果糖、轉化糖、蔗糖、蜂蜜、葡萄糖、麥芽糖、海藻糖。

免調溫與調溫巧克力

調溫巧克力:在使用之前需要經過調溫過程,以提升其光澤度、堅硬度及穩定性。由於黑巧克力、牛奶巧克力與白巧克力的可可脂含量不同,因此它們的調溫溫度也有所差異。

免調溫巧克力:此類巧克力將昂貴的可可脂替換為穩定性更高的油脂,因此無需經過調溫即可呈現光亮的外觀。然而,由於不含天然可可脂,風味通常較差,但價格相對較為便宜。

麵粉分類

台灣的麵粉依蛋白質含量分為三類:高筋、低筋和中筋。高筋麵粉即高蛋白質含量,其餘類推。日本也採用筋度來分類麵粉。

相比之下,法國的麵粉種類較多,常用於烘焙的是小麥粉。與台灣的筋性分類不同,法國以「灰份」含量來區分麵粉類型(灰份指的是小麥麩皮中的礦物質含量)。灰份含量越低,麵粉精細度越高,顏色也越白。法國的麵粉用英文字母T(Type的縮寫)加上數字表示,數字越小,麵粉越精緻。

若看到市面上標有T+數字的麵粉,或日本的麵粉分類,不用擔心,可以用以下對照方式來辨別:

低筋麵粉 T45 / 薄力粉:適合蛋糕、餅乾等甜點類。

中筋麵粉 T55 / 中力粉:適合包子、饅頭等中式點心,也適用於某些塔皮和餅乾。

高筋麵粉 T65 / 強力粉:適合製作麵包和麵點類食品。

小蘇打與泡打粉

小蘇打是鹼性,必須與酸性物質反應才能產生二氧化碳,且反應立即發生。因此,在使用小蘇打的配方中,必須迅速入烤箱以保持麵糰的蓬鬆效果。此外,用量需謹慎,過多會產生鹼味。

泡打粉則是中性,無需酸性物質即可自行產生二氧化碳。市售泡打粉通常是雙效型,第一次反應發生在接觸液體時,第二次則在烘烤過程中產生氣體。

由於兩者的作用機制不同,不能互相替代。過期或受潮的泡打粉或小蘇打,效果可能減弱。使用前可進行簡單測試:小蘇打加酸性液體(如醋),泡打粉則加水,觀察是否產生大量氣泡來確認其效用。

吉利丁、洋菜粉與寒天

這些都是凝結劑,但來源和口感不同。吉利丁柔軟滑順,適合慕斯和奶酪;洋菜粉較脆且常溫不溶解;寒天吸水性更好,有飽足性,適合減肥食品。